与时并进,别活在咸丰年代!
文:黄汉伟
我在写两个专栏。一个在《光华日报》双周四专栏,另一个在《珍珠快讯》双周专栏。之前我也在不同时期在另一家地方报及一家周刊写专栏。
专栏在报纸上占了重要的位置,因为大家生活繁忙。很多人的阅读经验是透过报纸,每天早餐时打开报纸看专栏,跟随某位大评论家的言论。这个文学传统在香港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前人就有金庸及其同軰武侠小说的天天写,天天连载。现代的就有陶杰,马家辉等。
我长期写专栏的唯一秘诀就是大量阅读,触类旁通,在截稿前完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。题材就是当天的报章最新新闻。早上看完十来份三语报章,疾笔直书,中午交稿。下午睡个午觉后,文章就在傍晚见报。
当下最热门的新闻是9月26日美国总统选举首场辩论开锣,占据了报章的版位。总统候选人辩论是要看台风,内涵,衣服的颜色,候选人的风采。观众看的是那一方有总统相,那一方有威严,那一方能够代表国家精神。我在2016年6月统筹过大型政治辩论会,花了些时间研究过美国总统辩论格式。很多时候,气势比内容更重要,首辩将决定江山胜负。除了硬碰硬的言论之外,还须来点美式幽默,展示亲和力。阅报读辩论新闻如隔靴抓痒. 不是味道。看来得买爆米花,上网看全程辩论才能到喉到肉。
在同份报纸也看了两位槟城前议员的新闻,一位前议员拉队到中国驻槟领事馆呈备忘录,不过却吃了闭门羮满身灰。网友们对有关前议员的举动亳不留情的冷言冷语。
另一前议员两度召开新闻发布会,以受害人的身份公告天下其脸书被骇。在这个大数据时代,其实脸书的户口是可以与手机号码互通,只要之前做了功课,还原电子身份不会困难。我们有必要捍卫自己的电子身份(digital identity) ,也要争回自己的电子身份。
新时代有新时代的需求,请别活在咸丰年代的旧思维!
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虽然年纪偏大,是美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一对候选人,但依然充满魅力及干劲。我肯定会以超热诚来追踪下一场10月4日的副总统候选人辩论以及另2场10月9日及10月19日的总统候选人辩论。
来我们来学习领导学,学习与时并进。